工作动态
专题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戒毒管理局 > 专题活动
滔滔江河水 悠悠疍家情
  • 时间:2018-03-14
  • 稿件来源:本网

  曾佑平

珠江,南越文化的发祥地,岭南人民的母亲河,婀娜多姿、安详美丽,缠缠绵绵流淌数千公里,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岭南儿女。较咆哮怒吼的黄河、波澜壮阔的长江而言,珠江总是以其“柔美多情”而著称于世。然而,在进入出海口的一刹那间,这个岭南的“小家碧玉”却也学起了“河东狮吼”,仿佛要冲破囚笼,抗争上天对她婚姻自由的束缚。为了追求如意郎君,她猛烈地撞击着出海口的地形,也不知过了多少年月,竟鬼斧神工地冲击沉淀出一个美丽富饶的三角洲。而在这片约一万多平方公里的三角洲腹部,有座因“水”得名、以“水”造业的城市——因西江、北江、绥江三江交汇,得名为“三水”,就在这片神奇多情的土地上,还养育了一个特殊的群体——“靠水吃水”的渔民,旧称“疍家”,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专称之为“水上居民”。

古老的疍家人,世代漂泊在南方的沿海或内陆江河边上,“浮家江海”,“以舟为居”,船的轨迹,也即他们生命运行的轨迹和人生的方向。国人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生存之道,而独特的水上生活环境也使得疍家人自成一体,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天生不惧风浪的疍家人,数百年来一直过着最为原始的水上“游牧”生活,他们也被赞誉为“水上吉普赛人”,而疍家文化也成为了岭南历史文化的珍贵篇章,尤其是疍家的咸水歌和水上婚礼等习俗,常令研究学者痴迷其中,被称为研究江海文化的一个“活化石”。

在笔者住家所在的佛山三水的北江渡口边上,也聚集着一群疍家人,他们分布在几十艘来自周边水域的木渔船上,而这些船大多已经在这里停靠了二三十年。本地的疍家人没有大船,无法远航,只能在近海捕鱼,渔港里也没他们的一席之地。退潮时,他们下笼下网,捕鱼网虾,禁渔时,他们就在江中捞蚬,日常生活也随着潮汐变化而变化,非常富有水上田园的诗意。

每天,沐浴着落日的余晖,当我漫步在北江大堤时,总喜欢近距离地观察这群疍家人在船上“家长里短”的世俗生活,并试图深入探究他们的习俗和文化。一江碧水,一叶扁舟,桨声灯影,渔歌唱晚,……彼时,眼前呈现的那一幅水上人家的美景,常令我激动不已,内心的温馨不禁像潮水那般不断地涌来:瞧,忙了一天的疍家人,此时正在船上聊着家常,虽然兄弟间偶尔还会面红耳赤地争执上几句,但渔家兄弟爽朗的话语和笑声,还是顺着船舷飘到岸边,令听者愉悦、观者动容。斜阳西沉,夜幕降临,沐着微微醉人的风,疍家人短暂的休闲时刻也画上一个句号,星星渔火中,他们又准备着明天的旭日东升,起锚撒网,驶向新的远方……

曾读过一篇《水上人家》的文章,作者曾这样描述渔民们笑看日出日落、潮涨潮落的水上田园生活:“水上人把田种在船上,把地种在船上,把希望也种在船上。于是,他们的生活是漂动着的。用鱼叉钳住时光,用捞兜打捞生活……”滔滔江水,滚滚流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目睹着水上人家这种一年四季都把“希望种在船上”的生活习俗和人生信仰,我深深地被疍家的世俗生活和文化传统所熏陶、滋养和感动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也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被烙上客家印记的我,时常在想,疍家与客家不也有着相似之处吗?客家先祖逃荒逃难到深山老林开垦繁衍,书写了辉煌的陆上田园史诗,而疍家先人却选择了隐身于大江大河谋求生计,编织着绚烂的水上牧原梦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两大族群都一样的天性淡泊、意志力顽强、乐观而知天命。也正是由于这一共同点,让我对疍家的情感更加之深入,对疍家的文化保护也愈加地关切。

毋庸置疑,时代的变迁,在工业化、城镇化浪潮的冲击下,随着疍民先后上岸定居谋求新的生活方式,疍民文化也正面临着窘迫的局面,传统文化可能消失的态势也愈加明显。当下,只有深入挖掘和高度保护正日渐远去的疍家文化,疍家的精髓,才能与滔滔江水那般,奔流不息,亘古流传。尤其是在当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背景下,疍家文化也需要经历一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洗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保护和开发疍家文化,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笔者认为,疍家文化作为南方沿海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特点,要不断提升这些特色文化在非遗保护和文化旅游开发中的层次,形成鲜明、响亮的区域文化品牌。

首先,相关部门应牵头,以文化人类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综合运用跨学科理论和方法,从制度上着手建立保护疍家文化的相关措施,并加大宣传力度去呵护疍家文化这缕明亮的曙光。例如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疍家民俗馆、博物馆,搜集和整理疍家的历史文物、歌谣俚语、婚丧嫁娶等日常风俗资料以及疍家名人传记资料,出版疍家文化书籍、影视作品,宣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疍家人文精神,甚至可以考虑在一些民族传统节日里设立一个疍家文化节,将疍家的水上婚礼、咸水歌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搬上银幕舞台,令更多的受众了解疍家、敬重疍家、喜爱疍家。

其次,整体规划,精心设计,形成网络状立体的疍家水上文化旅游业,有计划有目的地傍水修建特色疍家村落,充分体现水乡风情。目前,关于疍家文化相关的旅游开发仍然停留在以博物馆展示为主,今后可以根据疍家文化特点的需要,以生产文化和风俗文化为切入点,通过建立疍家文化社区等形式,发展体验型旅游文化产品,充分以水为轴心,以船为依托,整合多种文化资源,沿江建设一批疍家水上景点散落其间,融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饮食养生、居家度假、文化民俗研究等为一体,形成立体网络状的疍家水上旅游业,重现水乡风情。疍家人除了日常捕鱼卖鱼外,还可以用渔船带上游客一起领略流域内的雄伟景观、一起到江面上捕鱼,从而令水乡的体验式休闲游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水乡神韵。最后,客人既体验了独具特色的疍家文化,流连忘返,疍家人同时也创收了、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从此打响了“东方水上吉普赛”的文化旅游品牌。

最后,岭南文化界做为疍家文化、疍家精神新一代的研究者和保护者,更应该担负起疍家文化传承和复兴的历史大旗。疍家文化所传承的疍家智慧和疍家人朴素、勤劳与自强不息的亘古精神,也是现代人所普遍缺失的精神食粮。也许若干年后,后人们都不记得疍家先民曾经生活艰辛的场面,这群“水上吉普赛人”从陆地到水上、又从水上到陆地的历史变迁,或许以后真的只能在旧照片或渔歌的歌词里,才能见识疍家的风采,但是,如果疍家身上的这种劈江斩浪的开拓精神能传承下来并在时代的浪潮中继续发扬光大、化作我们万众一心建设美丽家园的强大推动力,这无疑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好事情,也是令人鼓舞并值得去研究保护和传承的好东西。为此,岭南文化界和更多有识之士应该将最纯朴、最真实的疍家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大笔书写出来、大声高歌出来,令疍家文化继续鲜活起来,代代传唱,真正有一种触及灵魂的精神力量,让后辈们有所感悟、有所动容,而不是让疍家文化仅仅停留在历史的记忆中渐渐风化消逝,而这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和荣光。

今夜,星光点点,渔火点点,倾听历史的涛声,思索未知的将来,或许,随着城市文明和商业社会的发展,随之而去的,不只是流域内的某一处独特的人文景观,而是“水上吉普赛人”整个群体的消失,最终,最后一批疍家人都将洗脚上岸从而永远消失在我们所熟悉的江畔,疍家咸水歌也将在钢筋水泥丛林间噪杂无序的声音中,变得越发之缥缈,但我们都应该为此而更加自觉且自信起来,因为只有热忱且忠实的时代记录者和传承人,才可以令“水上人家”留给历史的记忆,永远像江上刚捕获的满舱河鲜一样,还是那么的鲜活且令人回味。时代在前移,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滔滔江河水也在亘古不变地奔流不息着、一去而不复返,但疍家文化不能消逝,疍家文化也不会消逝,我们对疍家的情愫更不会消失!让我们与疍家文化,伴随着延绵不绝的江河水,一起从容地流淌在风雨岁月的无痕中,温馨地唱响对疍家的情和爱,在大江大河行船的惊涛拍岸中,看!我们且行且歌,一起扬帆启航!!

(作者单位:广东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手机端 | 主办单位: 广东省戒毒管理局

无障碍